你聽過極簡主義嗎?大家耳熟能詳的『 斷捨離 』究竟是什麼?丟掉東西就算是斷捨離嗎?數年前曾經引起熱烈迴響的極簡主義,使無數人爭相效法學習,但現在到底還有多少人持之以恆的過著極簡生活呢?
# 1 不是丟東西就叫斷捨離
源自日本的流行語 — 斷捨離代表「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;捨去多餘的事物;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」,現代人的生活中充斥著多餘的、囤積的物品,與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及生活習慣,真正能帶領我們邁向理想生活的東西卻少之又少,深刻地了解到自己真正需要什麼,學習割捨與擺脫不適合現在生活的物質,才能留下真正值得珍惜的事物、時間與自由,並非扔光所有東西就是斷捨離。

# 2 斷捨離之必要性
生活空間與心靈空間皆有限,過多的負擔與堆積的雜物,會消耗本該更加有效利用的時間與自由,同時也會損害我們的生活品質,去除讓我們分心的物品與不重要的東西,是維繫與提升個人生活的必要之務。設定一個週期或是一個階段,提醒自己在固定時間審視生活的樣貌,確保自己不再被物欲綁架及控制。

# 3 如何斷捨離?
有意識的覺察到自己需要重新整理生活是斷捨離的必要前提,然後才是歸納需要割捨的物品,可能是用放置已久的古董、不再翻閱的書籍、衝動購買的衣服和化妝品、具紀念價值的物品等等,分類需要捨棄的東西後,可以尋求旋轉拍賣或其他二手平台,將尚有價值及可用性的商品售出,賺取額外生活收入,或是 贈送給需要的親朋好友,建立更親密的人際關係等等,最後將無法使用的囤積垃圾與物品分類丟棄。

想知道更多二手物資訊?點擊連結 注意!購買二手美妝產品必看不踩雷攻略
# 4 斷捨離後的生活
曾經紅極一時的 Netflix 紀錄片《 極簡主義:簡約當下 》中的主角之一 Joshua 認為,先讓生活變簡單,擁有的東西變少,我們才能發現人生的意義。整理生活與心靈的空間後,只留下真正有益的物品,重新塑造自己理想的生活型態、規劃希望的生命藍圖,讓每一刻的自己都擁抱最適合也最喜歡的人、事、物。

旋轉拍賣上羅列了賣家們各式各樣的商品,出清的家具、衝動購物後的大量包包與鞋子、童年的玩具與娃娃、出國多買的紀念公仔或禮品、交換禮物用不到的杯子與圍巾等等~與曾經陪伴自己各成長階段的物品道別吧!在旋轉拍賣替它們找到更好的歸宿!
延伸閱讀: